首页 > 快讯 > >正文

孙学长 追梦设计考研

点击关注 “追梦设计考研” ,置顶公众号

— 考研路上与你同在 —


(相关资料图)

编者按:从2017至今,“追梦设计考研”连续六年推出 “考研经验”系列推送,广受各位考研学子的欢迎与好评,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出2023年的“TA的考研经验”系列推送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。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23年艺术设计初试400分、专业理论114,专业手绘142,总成绩第三孙学长(参培追梦暑假强化班,国庆班,冲刺班,复试班、线上理论班)的备考经验,希望对各位考研学子有所帮助。

个人情况介绍

大家好,我是孙学长,很高兴追梦老师给予我在这里分享江大考研经验的机会,我本科就读浙江师范大学产品设计专业,今年脱产二战江南大学交互与体验设计专硕方向,成功上岸。初试总分400分,其中政治69,英语75,史论114,手绘142。

本人一战就参加了追梦的全程班,但由于过分重视手绘,放松了对于史论的学习,以背熟课本内容作为最终标准,导致最终偏科严重,错失上岸的机会。毕业之际在决定二战的好朋友的鼓励下果断放弃调剂,二战江南大学,追逐设计之梦,借此机会再次感谢他,希望他一切向好。

以下围绕本人一战的问题以及二战的策略展开各科目的经验分享,由于个体差异性,以下经验只供大家参考而不能照搬,更多只是提供一种备考警示以及思路,希望大家有所收获,一战上岸!

政治(61——>69)

一战问题1:过早学习,频换老师

一战由于经验不足,先是1月早早报名了新东方的政治英语,而后觉得新东方老师节奏过于缓慢,课程过于密集,随大流转向了徐涛老师的强化班,最后在冲刺阶段又跟了腿姐的技巧班。

因此一战备考政治主要问题就是过早开始学习,前后课程没有衔接性导致效率低下。(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记忆模版以及话术,频繁换老师不利于前后的记忆衔接)

一战问题2:刷题过晚,基础不牢

由于问题1,政治战线拉的十分之长,侵占了其他科目的前期投入时间,而在政治需要开始刷题时,又由于其他科目不能分配过多时间,最终没有刷完肖1000题,导致基础不够牢固。

一战问题3:注重形式,缺乏效率

主要体现在两方面,一方面是强化班笔记记得过于认真,耗费大量时间,后期却用处不大,另一方面是刷题与订正,同样沉溺于形式,对于知识的巩固效率不高。

结合上述经验教训,二战从8月左右开始准备政治,秉持知识输入+输出以及重复原则(一切学习以这两方面为目的),全程跟了腿姐,快速过完强化班后刷了两遍1000题,在11、12月主要是一边看腿姐技巧班(输入),一边用政治小程序反复刷各种老师出的模拟卷(输出),但是今年听说更换了命题组,选择部分压中的题目不多。政治大题背了肖四四套卷+腿姐九页纸前五六页我记得是,两份答案重复较多,最后是拣顺口的背了。

英语(74——>75)

英语一战分数还可以,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复习方式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。备考核心主要有以下几点:

1、墨墨背单词app背考研大纲的5684个单词。

一战十月左右就差不多没有新单词跟进了,我通常是吃完午晚餐边散步边拿手机刷,记得找空旷地方不要撞到人~二十分钟左右正好消完食背完单词,差不多11月底每天时间紧张背单词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。

2、背默王江涛五星作文二十篇。

这个因人而异,一战我准备得都比较早,因此有时间背这个,也有很多同学跟其他老师,最终取得理想分数。总的来说可以尝试,但性价比不高,尤其是后期还要花大量时间去背默(顺便练字),考前一定记得整理出自己的模版,二战后期我还在淘宝上找了批改作文的老师,有效果但不多~英语作文这两年考得越来越活了,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。

3、阅读跟唐迟+田静。

如果目标定在70左右,其实完成1、2已经差不多了,一些学长学姐说什么阅读一定要刷几遍,一战我阅读只刷了七八年的,根本没时间刷第二遍哈哈~第一年因为买了新东方的课,语法以及阅读都跟的田静老师,田老师讲得确实不错,但二战觉得唐迟老师讲得更好且更具性价比,总言之,田老师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,讲得更细更易懂,而唐老师偏技巧,更能一下子讲到出题点上。

史论(102——>114)

史论可以说是两年备考投入最多时间的一门课,二战成绩依旧不理想,我认为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欠缺。

问题1:盲目背书,拣芝麻丢西瓜

由于一开始对于背书的抵触心理,9月以前一直是反复看三本专业书,看各种纪录片,妄图靠多看减轻记忆负担,等拖到9月将工业设计史整理为思维导图才开始背,仍然背的不得要领,经众多学长学姐推荐的思维导图记忆法对我而言实在是水土不服。终于在十月决定重新以问题为导向,按照5W1H、总分总结构重新整理了史论与概论,这一期间追梦姚老师给了我十分耐心细致的指导,逐渐帮助迷茫的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,再次感谢。

问题2:以课本内容为全部,缺乏拓展

江大作为设计类名校,设计报考人数一度超过3000人,阅卷老师对于专业课的要求自然被卷高了,简单罗列课本知识而没有展示自身的科研素养,是一个低分的标志。

问题3:只输入不输出

由于一战的战略错误,后期背诵时间十分紧张,只练习了五六份追梦模拟卷便上考场了,一方面书写速度跟不上,另一方面对于答题结构仍不够明确。

基于一战的惨痛教训,二战报名了追梦的史论定向班,同时早早开始了史论概论的二次梳理,追梦的史论定向班对于时间充沛的同学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通过姚老师与刘老师的悉心讲解,能够对设计史以及概论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。

梳理完课本的基本内容,大概七月份开始看各方面的论文以及拓展资料(光看是没有用的,看完每篇拓展都要收集其中心论点以及案例,平时刷手机时也要考虑某个新闻或者产品能不能结合进答题内容),八月份正式开始背诵,由于背过一年,显得比较轻松。我是按照艾宾浩斯曲线网站生成的记忆表进行背诵,差不多到10月底,史论背过六轮,概论背过五轮。

11月将前期的拓展积累(大约四万字)按照章节顺序整理打印,并整理进史论和概论本子,在背完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顺延拓展,熟读加深印象。最后一个月由于其他学科压力增大,我将史论背诵资料的每题主干整理进了markji软件,方便迅速回顾,粗略估计到考前背过史论12遍,概论10遍,拓展3遍左右,完整练过追梦模拟卷25份左右。一战史论记得是空了3页左右,二战问老师多要了一张答题纸并写到了最后一行,相当于是多写了4页左右,最终成绩虽然未达到预期,但也知足了~

手绘(139——>142)

手绘方面一战我报了追梦的全程班,二战只报了冲刺班,今年同样稳定甚至超常发挥,离不开追梦许老师以及小滕老师毫无保留的教导。我认为江大方案设计最看重的不是技法而是想法,尤其是想要突破140分,在切题的基础上光有好的技法是远远不够的,以下就几点备考建议做简单分享。

1、打好基础,保持手感

在8月以前,同学们需要做的是练习透视、线条、版面以及马克笔上色四方面,确保自身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以上“工具”直到考试。

2、勤积累,拓视野

追梦许江老师独创的PPEED思维导图方法对于没有设计想法的同学来说十分受益,能够最大程度刺激大脑,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。同时许老师也会为大家讲解各方面的产品原理、造型以及结构,对于转专业的同学来说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专业课的欠缺。平时大家也要多加观察产品的细节以及各种技术,思考如何运用到产品之中。

3、细读题干,扣题第一

一战我花了15min想了方案,因为怕画不完几乎是有想法了就开始动笔。而有了经验后的二战,我花了25min想方案,反复品读题干,在扣题的基础上力求创新,最终花在手绘表现上的时间并不多,以把脑海中的方案讲清楚为目标,完成了答卷。

写在最后

考研上岸并不意味着人生上岸,希望大家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结果,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,我都做到了无愧于心,这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。再次感谢一路陪伴的追梦,感谢许老师、姚老师、小滕老师以及刘老师,希望追梦越来越好!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江南梦!

上一篇 下一篇
x
相关阅读